动力煤年度报告:煤价重回历史中枢,但多重政策转型下波动放大

时间:2022-12-08 18:44:48 | 浏览:606

走势评级:动力煤:看跌报告日期:2021年12月28日★ 2021年回顾:疫情后复苏遭遇产能瓶颈,煤价刷新历史高点2021年,煤价峰回路转。1-9月份,电力需求双位数增长伴随供应端产能瓶颈,煤价一路上行至最高2500元/吨。10月份后,保供

走势评级:动力煤:看跌

报告日期:2021年12月28日

★ 2021年回顾:疫情后复苏遭遇产能瓶颈,煤价刷新历史高点

2021年,煤价峰回路转。1-9月份,电力需求双位数增长伴随供应端产能瓶颈,煤价一路上行至最高2500元/吨。10月份后,保供增产叠加价格审查,煤价在短短1个月内急速下跌至1100-1200元/吨。供应端产能释放,需求增速下滑,2022年煤价中枢下移几成定局。

★ 2022年供应:煤炭预计新增产能2.5亿吨

7月份之后,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积极推进煤炭增产保供政策。8月-10月份期间,共累计批复煤炭核增产能2.3亿吨。叠加2022年大约2000万吨在建产能投放,2022年全年新增产能2.5亿吨,全年煤炭总产能约45.8亿吨(测算值)。但考虑大部分煤矿核增手续仍未走完,保供增产完成之后,这部分煤矿能否顺利延续值得关注。

★ 2022年需求:预计增长1.6%,国内供需过剩6000W

煤炭下游需求中,60%为电力行业,40%为建材、冶金、化工等非电力行业。2022年,我们预估非电力行业用煤需求零增长,火电需求增长2.7%,对应全年煤炭需求增速1.6%。在产能核增不变,进口煤维持3亿吨条件下,若煤炭开工率全年维持85%以上,2022年国内煤炭约过剩6000万吨。

★价格中枢预计下移至700元/吨,但政策扰动下波动加剧

随着供应端增量释放,电力等需求增速下滑,明年煤炭供需转向宽松几乎成定局。考虑2022年长协基准价在700元/吨,预计煤价在550-850元/吨政策指导区间波动。但保供增产政策衔接、煤电联动改革等或对2022年市场价格造成较大扰动。截止12月末发稿日,2022年长协基准价尚未最终确定,关注政策落地情况。

★风险提示:

保供政策衔接、煤电联动政策、2022年长协制度。

报告全文

1 2021年动力煤市场回顾:峰回路转,从缺口到过剩

2021年,动力煤价格波澜壮阔,1-9月份持续缺口,煤价从年初600元/吨持续上行。10月中旬后政策顶+基本面顶接踵而至,短短一个月内煤价从最高2500元/吨跌至1150元/吨。截止11月末,煤价重心仍持续下移,港口5500大卡报1200元/吨,距离历史中枢仍然较高。回顾来看,2020年以来的煤炭走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2020.11-2021.1 受内蒙反腐影响,表外产能有所缩减,2020年取暖季期间煤炭一度偏紧。港口动力煤价格一度短暂突破1000元/吨。后随着国内超产保供,煤价在取暖季之后季节性回落至600元/吨左右正常区间。随后,保供增量在1月份后退出市场。

2)2021.3-2021.9 随着上一年保供产量退出后,煤炭维持供需紧张态势。1-9月份,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增速2.3%,火电需求增速维持12%以上。供需缺口延续。煤价震荡走高,下游电厂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应对缺口。煤价在7-8月份再度回升至1000元/吨。

3)2021年9月中下旬以后,库存缓解枯竭,同样的供需缺口引发煤价涨势加速。电厂保供政策下,更是进一步加速了市场煤上涨速度。10月份之后,增产保供量开始迅速释放。实际供需缺口有所缩窄,但投机情绪激增,价格无量上涨。

4)2021年10月中旬以后,煤炭价格核查+保供产能释放,煤炭同时迎来政策顶和基本面顶部。煤价供需格局迅速扭转,价格从最高2500元/吨在一个月内急转直下至1100元/吨附近。

随着今年大规模核增产能落地,展望2022年,煤炭价格大概率供需缺口缩窄甚至转向过剩,煤价向历史中水平继续回归。

2

供应:10月份后核增保供产能释放,2022年新增产能2.5亿吨

2020年开始的内蒙反腐导致表外煤炭产能加速出清后,2021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一直面临产能瓶颈。截止1-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增速4%,而同期火电需求增速累计11.3%。供需缺口导致1-10月份煤价持续上涨,下游库存被动出清。

7月份之后,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积极推进煤炭增产保供政策。8月-10月份期间,共累计批复煤炭核增产能2.3亿吨。其中,内蒙地区核增产能1.4亿吨,其中大约0.86亿吨为露天明盘矿;山西地区核增0.67亿吨,以炼焦煤配煤品种为主;陕西地区核增0.14亿吨;新疆地区核增0.08亿吨。保供产能释放带来整体煤炭和能源市场转向宽松。

10月份开始,全国煤炭日均产量不断提高。9月单月煤炭日均产量仅有1144万吨,10月份已经上升至1161万吨,11月份高频产量已经超过1200万吨。叠加电厂日耗自11月份以来表现一般,煤炭供需转向过剩的时点有所提前。

此次“全民保供增产”似乎也为全国煤炭实际总产量做了一次测试。10月份以来的有效增产产能高达3.3亿吨。综合鄂尔多斯日产和发改委煤炭日产数据,11月上旬开始,全国煤炭日产突破1200万吨,11月中下旬最高达到1250万吨。即,全国煤炭理论产能最高约45.6亿吨。在假设2022年暂停煤矿新增产能置换的前提下,对应2022年煤炭总产能即45.6亿吨。

叠加2022年大约2000万吨在建产能投放,2022年全年煤炭总产能约45.8亿吨。经历2013-2016年煤炭去产能后,近年煤炭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2018年至今,煤炭年度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0%-90%区间。因此,尽管在产能核增条件下,煤炭产量无疑会大幅提升。但煤炭产能利用率本身处于较高区间,产能弹性较差,一旦出现全国范围的安监、环保、重要会议等,都会对短期实际产量造成负面冲击。

3 非电力需求:2022年非电力需求预计无明显增量

煤炭需求方面,我们采用由下往上的分行业预估来测算2022年煤炭总需求。煤炭需求分布中,大约40%用于非电力行业,60%用于火电。非电力煤炭需求中,主要包括建材、化工、冶金、供热和其他行业。由于非电力行业用煤较为分散,且部分工业品产量数据不全,实时准确跟踪较为困难。我们这里选取部分主要用煤行业,利用系数倒推测算非电力行业整体用煤量。2021年,水电能源发力不足,火电需求占煤炭比例提高至62.6%。

趋势上看,随着“煤改电”、“煤改气”持续推进,16年以来,建材和其他行业用煤比例持续下降。而化工和冶金用煤则更多跟随终端需求,比例相对平稳。非电力行业煤炭使用占比低且分散,采购主要以市场煤为主,在过剩或平衡市场时,非电力属于价格跟随者;但在供需缺口市场中,电厂由于电价约束无法传导成本,传导能力更强的建材、化工、冶金等对边际定价影响作用凸显。

我们采用水泥、钢铁、甲醇、乙二醇等高频开工指标拟合非电力行业用煤量。该拟合指标显示,非电力行业用煤需求2021年出现急剧下滑。2021年1-4月同比需求增速20%-30%以上,5、6月份下滑至5%,7月份以来需求快速下滑至-20%。10月份的煤价调控迫使下游观望情绪加剧,随着价格平稳,11月中旬以来部分非电力需求有所回温。

非电力需求用煤量根源上取决于整体工业下游需求。2022年细分行业增速我们采用东证衍生品团队观点。考虑非电力行业样本有限、隐性库存居多,这部分测算更多只做定性参考。

4

电力需求:2022年GDP预计5%,对应约2.7%火电增速

电力需求方面更难准确预估,一般采用GDP类推法。假设2022年GDP增速预估为5%,则对应电力需求增速5%。但从实际拟合情况来看,2013年前,该方法拟合度较好。GDP增速和电力增速年度绝对增速值虽有差异,但整体走势方向一致。2013年之后,GDP整体温和下行,但电力增速却大幅波动。背后原因在于GDP增长点由第二产业逐渐转向第三产业,而电力行业需求仍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尽管该方法瑕疵明显,但考虑电力需求增速分项预估可信度更差,我们这里仍然采用GDP推算法预估2022年总体电力增速在5%左右。

结构上,2016年以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逐渐替代传统火电。从能源结构上讲,煤炭的碳排放系数最高,为原油的1.3倍,天然气的1.7倍,而风电、火电等在使用过程中几乎无碳排放。因此,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降低煤炭能源使用量。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十四五”、“十五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等主要目标,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

2020年,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85%,非化石能源比例15%。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占比分别为57%、20%和8%。考虑石油、天然气碳排放系数低于煤炭,假设全部通过压减煤炭使用量提高清洁能源比例的话。对应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煤炭使用比例需要每年下降1%。

电力来源中,传统能源以火电和水电为主。截止2020年10月份,全国火电发电量占全部电力比重70.8%,水电发电占比15.2%。包括风电、光伏等在内的新能源发电比重约9%。核电发电比例5%。

2016年以来,随着能源结构转型推进,全国发电设备中,风电、太阳能装机比例快速增加。2021年1-10月,全国累计新增装机容量10544亿瓦时,其中风电、太阳能机组占比分别为18%、28%,火电占新增机组比例35%,水电、核电机组分别为16%和3%。长期双碳目标下,风能、太阳能等电源将持续挤占火电需求。

我们在假设全国电力增速,非电力行业发电增速的条件下,对2022年火电需求量作出情景假设。1)假设2022年,全国电力增速5%,水电、核电、风电发电增速分别预估5%、10%和20%,对应火电电力增速2.7%;2)假设2022年,全国电力增速4%,对应火电电力增速1.3%;3)假设2022年,全国电力增速6%,对应火电电力增速4.2%。

5

进口煤市场:中国进口减少,2022年海漂小幅过剩800万吨

进口煤是国内煤炭市场的补充之一。长期以来,国内煤炭充裕,进口煤仅仅起到沿海电厂和终端补充的作用。2020年年底开始,随着国内煤炭市场供需趋紧,进口煤市场成为侧面验证国内下游心态的重要指标。

2021年1-11月,中国进口煤炭2.92亿吨,同比增长10.6%。澳大利亚煤炭禁止进口后,进口煤来源更多转向印尼、俄罗斯等其他国家。其中,印尼进口占比31%,俄罗斯煤占比近20%。海外煤炭市场,供应端主要集中在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哥伦比亚、南非和美国。受海外疫情后经济复苏、欧洲等新能源发电不足影响,2021年海外煤炭市场同样供需偏紧。印尼3800大卡FOB报价由年初50美金最高上涨至175美金,12月初跌回75美金附近。

展望2022年,由于南非、哥伦比亚等小幅增产,全球海漂煤市场供应量略有微增。但考虑中国国内产量恢复后,对进口煤依赖度下降。全球海漂煤市场需求有所下滑。海外整体供需同步转向宽松,2022年海漂煤炭市场小幅过剩约800万吨。

6

2022年煤价中枢或下移至700元/吨,但多重政策制约下波动预计放大

展望2022年煤炭供需,随着供应端增量释放,电力等需求增速下滑,明年煤炭供需转向宽松几乎成定局。考虑2022年煤电长协基准价在700元/吨,预计煤价在550-850元/吨政策指导区间波动。但需要关注的是,截止12月末发稿时,2022年煤炭长协签订尚未完成。最终长协价格和长协量尚未确定,需要密切关注长协最终落地情况。

2022年煤炭价格预计跟随长协价区间指引波动,但考虑明年政策端变化颇多,包括保供增产政策衔接、电力市场改革、电厂长协执行方式等,都会对价格造成扰动。预计2022年市场煤价格波动将会放大。

6.1 保供增产之后供应端政策的衔接

回顾来看,今年煤炭供应端政策经历了严格向放松的巨大转变。10月份之前,安监、煤管票等严格制约,全国煤矿开工率始终限制在95%以内。10月份后,随着各方政策转向增产保供,煤矿开工率大幅提升至100%-110%。安监环保力度对煤矿开工率造成较大扰动。考虑煤炭大幅增产并不符合长期双碳目标,随着3月份增产保供结束,煤炭价格大幅回落,供应端是否会出台新的政策需要关注。

我们以煤矿产能利用率和事故发生频率来侧面验证安监力度。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以来随着安监趋严,整体煤矿事故发生频率大大降低。2019年,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每月平均11例/月,2020年每月平均9.5例/月,2021年下降至6.5例/月。安监事故发生频率和煤矿整体开工率自2020年以来,反向拟合度也大大提高。即,2020年以来,安监力度和事故个数,对煤矿的产能利用率释放造成持续扰动。2022年2月-3月份,国内面临冬奥会、两会等重要事件节点,随着安监恢复常态化,煤矿实际产能释放空间存在不确定性。

6.2长协量锁定增加,或加剧市场煤波动

第二个政策潜在波动源自长协如何执行。2021年12月初,2022年煤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2022年的煤炭长协签订范围进一步扩大5500大卡动力煤调整区间在550―850元之间,其中下水煤长协基准价为700元/吨,较此前的535元上调约31%。同时该意见稿指出:在供给一侧,将核定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全部纳入2022年的煤炭长协签订范围;在需求一侧,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

截止该年报发稿时,2022年煤炭长协尚未完全签订完毕。从政策取向来看,为了防止能源危机再度重演,电厂要求加大长协煤比例。假设长协煤签订全部落地,则意味着80%的煤炭销售走长协,20%为市场煤。而我们上文结构中,煤炭下游需求中,约40%为非电力的市场需求。20%市场煤供应承接40%的需求,淡旺季切换时或将带来较大的市场波动。

6.3电力市场改革

对于煤炭下游最重要的电力企业,电价是决定其最高煤价可接受力度的唯一指标。2021年末,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在2022年或动态调整,对应煤炭价格顶部空间。

根据10月份电价改革要求,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为上下浮动20%。假设70%的工业用电电价全部上浮20%,对应电力企业度电盈利增加0.06元,可容纳成本抬升上限为200元/吨。即,电力企业可承担的煤炭最高成本由650元/吨上移至850元/吨。

截止年报发稿时间,22年长协谈判仍在推进中。据传,22年或将施行新的煤电联动政策,在700基准价上,每25元/吨煤炭涨幅对应1分电费上调。若电价能够顺利传导,则对应煤炭弹性相应打开。煤电联动能否落地,以及如何落地,都需要进一步等待详细方案。

7 风险提示

22年长协政策、煤炭产能政策、安监环保、需求变化。

本文源自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相关资讯

日本股市收复年内跌幅,与美国“唱反调”的货币政策真的有用?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仍在坚持采取与发达国家相反的宽松货币政策,以提振疲弱的经济。在全球主要央行今年纷纷因通胀上升而收紧货币政策之际,日本央行逆流而上,仍坚持将利率维持在负利率水平,以提振疲弱的经济。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相反的货币政策压低了日元,日元上半年持续走弱,成为今年G10货币中表现最差的货币。

国内外时事政策如何影响股市?温老师为你一一剖析

温老师指出,目前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市场流动性偏紧,对股市影响很大。此外,今年7月28日召开的会议中,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统一市场,“内循环”成为未来进行投资避不开的话题。温老师还对消费升级、国产替代、金融服务、工业母机等进行了分析。

基建投资9.1%加速,经济回落政策仍需加码

(2)7月调查失业率54%,环比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7月房地产投资下降123%环比恶化,销售/新开工恶化,施工/竣工/拿地环比改善但仍同比下降。

下一步宏观政策怎么干?稳投资怎样发力?国家发改委权威解答

将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REITs项目发行上市。他指出,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推进力度,努力保持全年投资稳定增长。

理财周刊:央行最新报告出炉,货币政策信号出现新变化

中国证券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7日晚间,已有9只直投股票的权益类理财产品披露2022年二季度投资报告或2022年上半年投资报告。//新发统计//01上周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情况02上周公募基金发行情况03上周私募基金发行情况本文源自Wind万得

信用卡占银行总投诉一半,监管政策正不断收紧,粗放经营时代终结

7月18日,建设银行发布一则《关于加强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管控的公告》,进一步加强了对信用卡资金流向的管控。建设银行此次的公告是对2021年2月《关于加强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管控的公告》中相关措施的延续,且更加严格。

去年靠楼市昙花一现的南宁,终于要靠政策翻身了?

数据来源:南宁市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及对策研究可以看到,到2014年的时候,南宁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已经占了整体的五分之一之多。数据来源:南宁市政府成品糖、人造板还有电缆,都是上述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速都十分了得,出口这块儿完全顶得住。

昨日,成都本土零新增 进出成都政策有变化吗?

8月11日0时,成都市风险区全部清零,城市运行和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目前离蓉政策:仍然倡导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域,若需离蓉的市民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哪些地方需要3天2检?哪些地方需要3天2检?

上海:8项政策支持临港进一步完善独立综合性城市功能体系

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强化城市功能基础,进一步完善独立综合性城市功能体系。

强化产业支撑、城市功能基础、政策保障……上海发布重磅政策支持临港新片区丨市府新闻发布会

关于《若干政策措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主要在综合交通体系、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服务、人才落户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提出一批支持政策。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打造上海产教融合示范区;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广西旅游网娱乐圈网超能一家人电影网世纪数藏NFT安顺头条新闻网澳洲进口奶粉代购荆门新闻资讯网创业板股票指数黄金大盘走势苏州旅游网阳光电源A股海天味业A股会计学习网美术艺考培训网西点蛋糕烘焙网万科A股伏特加品牌网海康威视股票晨光股份A股合盛硅业A股旧金山旅游网大理旅游网周易算命大师祁门红茶官网马来西亚旅游网法国旅游网中国式离婚出国留学网阿姆斯特丹旅游网php编程知识
煤炭期货网-今日煤炭期货行情、煤炭期货行情新浪财经、煤炭指数实时行情、煤炭市场分析、煤炭价格、煤炭数据的综合性煤炭资讯平台,涵盖煤炭产量、煤炭销量、煤炭消费、煤炭港口、煤炭库存、煤炭进出口、煤炭运输等核心数据、动力煤期货实时行情图、动力煤期货指数今日行情、纳斯达克期货指数实时、煤炭股票行情最新消息、中国煤炭股票走势最新消息、今天煤炭行情最新消息、煤炭股市最新消息。
煤炭期货网 qumingla.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