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19:40:03 | 浏览:9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10月13日早盘,山西焦煤触及跌停,至尾盘收跌-9.7%。
不过,就市场表现来看,在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该公司年内累计涨幅已经超过90%,同时煤炭股也成为了今年A股市场涨幅最突出的板块。
据Wind统计结果显示,至10月12日收盘,在申万227个细分行业中,煤炭开采板块以49.94%的涨幅位居首位,其中山煤国际、陕西煤业等4家公司涨幅超过90%。
这是多方因素所共同促成的。一方面,能源类产品是今年大宗商品市场表现最突出的板块,市场催化剂较多,加之煤炭行业景气度处于相对高位,从而对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带来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煤炭股估值优势又十分明显。以山西焦煤为例,即便将前期可观涨幅计算在内,其估值也不过5倍出头。
不过,一般情况下,周期性行业的股价都会提前于大宗商品价格见顶,而目前煤价的拐点是否已经确立?
在经历上述系统性上涨,并十分罕见地获得二级市场涨幅冠军后,煤炭股还能否继续延续强势?后续其行业运行和预期,又将面临哪些变量?
“天天看新能源表现,但是赚钱者和赚钱的基金却是重仓煤炭、能源等周期股。”假期期间,一位券商投顾表示。
数据层面的表现,确实如此。
至10月13日午后,今年收益率排名前十的股票型基金,清一色都是煤炭、能源方向的产品,如果没有配置煤炭股,今年收益率是不可能排名靠前的。
以汇添富中证能源ETF为例,该基金十大重仓股便是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并在年内取得了38%左右的收益。
相比之下,全部由煤炭股构成的行业ETF基金,如国泰中证ETF基金同期收益率还要略高一些。
图:SW细分行业今年涨跌幅,来源Wind
以上基金收益便是来自于今年煤炭板块的突出表现。
按照申万行业划分,到10月12日,最细分的227个细分行业中,煤炭开采今年累计涨幅接近50%,位居所有细分行业首位,其中山煤国际、兖矿能源当期涨幅分别达到148.3%和123.8%。
放在整个市场,上述个股涨幅可能不算太突出,但是就板块整体表现来看,煤炭股年内尚无敌手。
这背后有一定行业逻辑作为支撑。
就产品价格走势来看,虽然年内煤炭价格无法与2021年四季度的高位相比,但是上半年同样出现一轮明显上涨。
以焦煤为例,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1年12月10日,焦煤价格为1751元/吨,并一路上涨至今年4月下旬的2727元/吨,此后虽然价格连续下跌到8月上旬时的2000元附近,但是整体价格水平仍然显著高于2021年煤价上涨之前的水平。
实际上,从上述机构追踪的几百种大宗商品年内市场表现来看,今年涨幅靠前的品种仍然集中在新能源系商品,如氢氧化锂、金属锂等锂盐产品,年内涨幅普遍在100%以上,以及石油焦、磷矿石和磷酸铁锂等。
其他涨幅相对突出的商品,则以部分能化产品和农产品为主,如豆粕、沥青等。
而对于周期行业来说,其经营业绩与产品价格高度相关,虽然煤炭不是涨幅最突出的商品,但是因为以上新能源个股2021年已经积累了可观涨幅,整体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最终二级市场的资金选择了煤炭股。
尤其是在海外能源供给紧张的背景下,能源板块并不缺乏市场催化剂。
“细究海外煤炭紧缺的原因……根源还是新旧能源转换过快,能源供应体系脆弱。”信达期货指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传统能源资产起到了阶段性价值重估的效果。
虽然国内煤炭相对独立,但是海外市场还是对部分煤种产生了一定影响。
“细究动力煤、焦煤、焦炭、煤炭板块四者之间相对表现,焦煤>动力煤>煤炭板块>焦炭。”信达期货指出,2021年以来焦煤的短缺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进口减量导致的,一是2021年开始执行的澳煤通关禁令,二是蒙古疫情扰动阻碍的蒙煤的通关。
图:近一年焦煤现货价格走势,来源百川盈孚
另据中信建投期货煤炭行业分析师张少达介绍,进口焦煤约占国内总供给量的30%,除了进口量减少因素外,海外能源紧缺使得部分原本用于炼焦用的配煤用途转为发电,使得焦煤供给出现了结构性短缺。
所谓配煤,是指1/3焦煤、瘦煤等小煤种,下游生产企业会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如主焦煤使用量在30%到50%左右,并辅以上述配煤。
山西某煤炭企业人士也指出,“焦煤在煤炭资源中占比较少,存在一定稀缺性,海外供给主要来自于澳煤,通过进口蒙煤起到了一定补充供给的效果,但是蒙煤在结焦性等具体指标上略差,所以市场最缺的优质主焦煤,而最好的主焦煤又在山西,越用越少。”
图:上市涉煤企业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来源Wind
加上上半年焦煤价格处于相对高位,相关上市公司今年得以实现业绩增长。
截至13日,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8家上市煤企中,有6家实现了净利润的翻倍增长。
如山西焦煤本周更新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前三季度利润可达80.9亿元至84.6亿元,同比增长155%–167%。
公司给出业绩驱动因素为,“煤炭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盘江股份同期业绩增速略低,但是利润同比增幅也达到了102.30%到142.26%。
“公司煤炭产品中,60%是动力煤,另有40%是焦煤、瘦煤、1/3焦煤等精煤品种,但是动力煤受限价影响,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与精煤价格变动关联度更高一些。”盘江股份人士介绍称。
需要指出的是,煤炭股与钢铁股一样,受到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和成长性不足等影响,二级市场不会给予过高的估值。
以年初为例,彼时山西焦煤的估值维持在7倍左右,但是伴随着上半年焦煤等产品价格的上行,公司利润规模迅速扩大,股价也出现了同步增长。
比如按照12日收盘价和2.39元的每股收益计算,公司估值也维持在6.2倍左右,与年初相比变化较为有限。
所以,年内煤炭股的上行,主要逻辑还是企业盈利提升所带来的估值阶段性修复。
煤炭板块上半年业绩、股价共振效果良好,但是接下来能否继续保持强势,却面临诸多变量。
继续以山西焦煤为例,前期所累计的可观涨幅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近期股价重返6月初的高点附近,结果恰逢冲关阶段,今日股价出现了几近跌停的杀跌。
图:山西焦煤2021年至今股价走势,来源Wind
图:山西焦煤近两年单季度利润走势,来源财报
实际上,公司整体业绩、股价,也与焦煤等产品价格走势高度正相关。
如三季度焦煤价格下跌过程中,山西焦煤当季盈利也由二季度的32.38亿元降至25.8亿元(业绩预告中位数),公司股价也从6月的16元回落至8月的11元左右。
而就今年的供需关系好于去年同期,接下来焦煤能否走高存较大不确定性。
信达期货指出,目前蒙古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甘其毛都口岸的中蒙铁路顺利通车,蒙煤运输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综合来看,今年的炼焦煤进口形势是要好于去年的。
张少达也反馈称,节后蒙煤通关车辆上升到每日780-790辆,较此前有100辆左右的增幅。
对于后续价格走势,他也持有相对看空的观点。“短期价格上涨,主要是市场在交易政策预期和煤矿停限产的预期,但是考虑到焦、钢限产因素,以及地产结构性衰退和政策等方面因素,焦煤供给端的扰动预计会有所缓解。”
对此,跟踪焦煤下游的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下游需求端汽车、基建需求表现较好,但是并不足以弥补地产的需求萎缩,“根据我们测算,1-8月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56亿吨,同比下降6.6%。”
不过,进入9月后,需求端环比有所改善,如调研数据显示,国内13个主要城市的建材日均成交量,以及15个城市的中厚板出货量均出现了季节性的好转。
“现在是一个多空因素交织的状态,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下游钢企的盈利情况。”王国清称,今年7月钢企亏损最为严重,8月份盈利有所恢复,但是9月份行业利润再次掉头向下,“从历史市场表现来看,只要毛利率收窄,钢厂高炉开工率就会降低。”
当然,上述需求端的减弱预期尚待后续市场验证,但是以焦煤为代表的煤炭产品后续上涨动力已经出现了一定弱化。
除此以外,来自二级市场的变量也不容忽视。
受到系统性下跌影响,“老热点”新能源板块三季度股价下跌明显,但是多个环节盈利继续环比增长,双重带动下使得部分公司原本过高的估值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接下来,如果A股市场反弹行情确立,是否会出现资金从高位煤炭股流出,转投其他充分调整板块的可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煤炭价格的飙升,加大了中下游企业的成本负担,“保供稳价”成为重要的政策目标,7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双碳”政策下,减少煤炭使用是大势所趋,国内产能预计难以大幅增长,中期内供需格局或持续偏紧。
预售以来,经过三个多月的等待,8月23日,被腾势寄予厚望MPV车型--腾势D9正式上市。其中,创始限量版车型售价66万元。腾势销
自从五菱宏光MINIEV在A00级市场爆火后,就像是开启了微型车市场的大门,很多车企纷纷推出了自家品牌的微型车,想在这个细分市场分得一杯羹。所以,奇瑞、东风、长安、朋克等品牌皆成为了后起之秀。面对当下油价蹭蹭地上涨,95号汽油的价格突破了9
好消息下了一个月的雨终于要停了晚报君从十堰气象台了解到今天夜间 降水结束明天开始将有连续几天的晴好天气最高气温会升到30℃以上终于不用chua着雨湿哒哒地来上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吃雪糕了一款以武当山金顶为“主角”的文创雪糕今天正式上市颜值很
今年,以三一领衔的国产挖掘机企业持续高增长。7月17日,三一重机H系列新品暨H3解决方案在三一昆山产业园正式发布。1-6月份,三一挖掘机销量达26000余台,连续七年位居全国挖机销量榜首。作为民族企业,三一始终重视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
又到了柚子销售的季节,中国长寿之乡—广西象州县的三红蜜柚悄然成熟,抢鲜上市。9月1日,在象州县中平镇万春山三红蜜柚种植基地里,翠绿的果树遍布山坡,大约两米多高的蜜柚树上,。象州县水晶乡果园的三红蜜柚已经成熟(何玲玲 摄)。
近年来,广西上思县大力发展各种特色水果种植,主要以柑橘、凤梨、百香果、莲雾为主。刚刚采摘的葡萄(施永师/摄)夏黑葡萄(韦世仙/摄)夏黑葡萄已经上市(韦世仙/摄)夏黑(施永师/摄)香甜可口的夏黑葡萄(施永师/摄)。
“寿险仍是‘三升两降’,人保寿险增速居首;财险马太效应明显,平安、太保实现两位数增长,‘老三家’非车险业务表现亮眼。”日前,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陆续对外发布了2022上半年的保费收入公告。至此,A股五大上市险企2
随着新华保险半年报出炉,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中期业绩尘埃落定。8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2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降低15.09%,日均赚约6.74亿元。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5家上市险企
日前,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保险业上市公司半年报相继披露完毕。上半年,大部分上市险企的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保险业保费收入依然保持增长态势。来自中国银保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万亿元,同